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废水中氮的去除还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主要过程如下:氨化作用是有机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为好氧自养菌,以无机碳化合物为碳源,从NH4+或NO2-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
污水中磷的去除主要由聚磷菌等微生物来完成: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不断摄取并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一部分则使ADP与H3PO4结合,转化为ATP而储存起来。细菌以聚磷(一种高能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在细胞中储存磷,其能量可以超过生长所需,这一过程称为聚磷菌磷的摄取。处理过程中,通过从系统中排除高磷污泥以达到去除磷的目的。在厌氧和无氮氧化物存在的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形成ADP,这一过程为聚磷菌磷的释放。
在生物处理工艺中,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HRT直接影响微生物与基质底物的接触时间以及传质过程,进而影响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能。停留时间过短,反应器内不能保持足够的生物量,影响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处理效果;而停留时间过长,会使反应器处理能力过剩,造成浪费。而且,它不仅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能,还直接决定了反应器容积的大小,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基建费用。因此,确定合理的HRT对于保证系统的处理效能及节省工程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